輸入搜尋內容

無相關資訊
WORKS
WORKS

董陽孜再玩書法

金玉良言董陽孜作品展金玉良言董陽孜作品展

123545

123545

123545

123545

CROSSOVER
CROSSOVER

123545

123545

123545

ARTICLE
ARTICLE

123545

123545

NEWS
NEWS

123545

123545

123545

123545

123545

書中有畫——談董陽孜的現代書法

發表時間
1994.1.1
文章出處
1994《董陽孜作品集》專文

文|漢寶德

我今生中與兩件事無緣,一是寫字,二是飲酒。


記得兒時初上大學,老師教寫毛筆,我對老師筆下沾墨,揮灑自如的寫出大字,非常嚮往,感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如此瀟灑。但是習字不久,就知道自己天生沒有腕力,畫直不能直,畫橫不能橫,想學字不易成器。戰亂逃離,不再寫毛筆字,一晃數十年,遂與筆墨絕緣。


兒時讀小說,看到俠義中人,常於飲酒時舉杯而盡,拔劍高歌,豪氣干雲,頗為羨慕。希望自己也能如此慷慨激昂的大碗飲酒,後來做大學生時,偶與人對杯,竟不勝酒力。據說酒可鍛鍊,某日逞強,竟全身起酒斑,痛苦不堪,證明天生不能飲酒。


酒與書法,兩不能沾,我夢想中的豪曼人生自此失落,至今最能感動我的,仍然是斗酒不醉,可運如椽之筆的風雲人物。


我初次看到董陽孜的大字時,覺得快意筆墨,簡直是斗酒之後,縱馬馳騁於大漠荒野!這是我一生夢想而不及的境界。

一、書與畫之間

我的朋友之中,很多人喜歡董陽孜的字。他們買回去掛在牆上。有人把它視為現代中國書法,有人把它視為抽象畫,也有人把它視為悅目的裝飾。很少人認真的為它定位。董陽孜的書法究竟是字還是畫呢?


這是一個頗為難解的問題。


記得我在建築系讀書的時候,醉心於包浩斯的教育,知道一些抽象藝術的原則。不記得是什麼原因,我在大學時就感覺到中國傳統藝術中可與現代藝術相融合的書法。中國的傳統繪畫是已經進了博物館的藝術。


那幾年,當我們討論到現代與傳統藝術的問題時,最容易找到的題目是書法。後來我為了申請出國,在作品集中要包括壹些美術作品,就臨時抱佛腳,買些只比,用中國文字構圖,弄了幾張似字似畫的東西。這幾張東西可能幫助我拿到哈佛設計學院獎學金呢!


在當時,我們會自西洋現代畫中尋找中國文字與書法的跡象。有人找到甲骨文與古籀,把中國古字抽象的融於畫中,甲骨文有些神秘的符號的感覺,也有初民象形的稚拙的風味,在保羅.克利的某些畫中可以找到,也與孟德里安或美國的馬可.托貝的某些作品相近。甲骨與古籀不是用毛筆寫出來的,可以用在油畫裡很適當,只是十分遙遠,得不到中國人的共鳴。


在東海教書時,有一位外國朋友告訴我,最像中國字的, 是美國畫家佛蘭克·克萊恩的作品。他的作品是大幅的油畫, 白底上粗重的幾條黑線,十分動人。看上去很像中國字的筆墨。中國字本來就是一種很重結構的文字,我們可以說,西洋油畫家在空間上的發現,在中國兩千年前就已經完成了。可是只有結構對中國人來說太素樸了。沒有筆墨的趣味,克萊恩的作品看在中國人的眼裡只是骨架而已,無氣韻可言。


當時紐約表現派十分流行。其瀟灑的用筆方法,雖然用在油畫上,仍難視為一種東方趣味。所不同的,西人用油彩,其筆滯澀,中國人用水墨,其筆流暢,以中國的筆韻墨色入畫而不求形似,就是水墨的抽象畫。由於抓住中國傳統書法的一些特點,這種路子最容易成功。

 

可是整體說來,中國書法與西方風潮的結合,一直沒有為中國人接受,直到我看了董陽孜的作品,才覺得中西終於融合了。她的書法是完全符合現代抽象畫的精神的。

 

我是自抽象觀念中長大的藝術愛好者,總覺得抽象藝術的時代雖已過去,抽象的表現仍然是可能的。抽象可以富於人文的素質,書法就是最好的說明。一位書法家提筆作書,如果為一種感情所動,思有所表達,則他的心手相連,振筆直書,感情與思緒都可以自腕力上表現出來。這是最具有人性的藝術,比起繪畫之細心經營,層層渲染,要人性得多了。大書法家的個性可以自他的字跡中直接看出來,就是書法最近人的一個例證。


我覺得陽孜的字已經是繪畫,而且有抽象表現的力量。在過去,寫字是一種由熟練而自動反應的行為,有一套章法可循,有某一名家之「體」遵照。可是陽孜的字,這些成法都不見了,開始經營位置,揣摩情境,然後下筆。墨有濃淡,筆有滯圓,其目的何在?淡墨飄逸,濃墨凝重,圓筆流暢,滯筆枯澀。用以表示法外之境,這就是我們所了解的抽象的意念。這些精神在第一流的傳統書法中已經可以看出來了,在陽孜的字中充份表達出來。這是中國人千年來「書畫同源」論的一個新證。


我認為抽象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音樂,而在視覺藝術中,最具音樂性的就是中國的書法。西人把建築視為凝固的音樂,當然另有說詞。但書法的音樂性可以直感的體會到。懷素的草書,線條如絲弦綿延不絕,像小提琴的優美音韻;伊秉綬的隸書,厚重堅實,像鋼琴家猛擊鍵盤。這是兩個極端,每位書法家都有自己的音樂性。陽孜的字可以譬如協奏曲吧!

 

可是書法在精神上是繪畫,卻超越了繪畫,因為文字是有意義的符號。陽孜不但沒有丟棄文字,而且是以字句為核心發展出來的。他光找到個先賢的字句,一再的揣摩文字的精神,好像演奏家找到樂譜,打算用自己的音樂去闡釋一樣,長期揣摩,並經多次嘗試,才完滿的表現出來。一切的作品都是這樣下苦功而得到的結果。

 

由於書法中的文字是可以解讀的,因此書法在形式之外,連上廣大的文哲思想的領域。這是中國書法藝術之成為第一藝術的主要原因。陽孜很堅持這一點,因此他的作品亦書亦畫,兼有書畫兩者的精神。

二、走出傳統

董陽孜的書法是有家學淵源的。從小就練習書法,寫顏真卿,父親規定每天要寫兩百個大字。所以她自小就習慣於寫字,在中、小學,被視為小書法家。進入師大美術系,她接觸到這種美術,包括一些現代藝術的觀念與技法,諸如美術設計等。那時候師大學美術系尚以培養中學師資為重,課程相當分散,可是因此使她對自己有了新的期許。在大學中,書法對她是輕鬆的餘事,出手就可以得獎,然而她不以此為滿足。


也許因為時代感造成的壓力吧!那時候,臺灣已進行著如火如荼的現代美術運動,恐怕使在學的她感到不安吧!尋找自己與傳統的交會點是每一個有志青年思慮的焦點。她去美國讀書,美國各重要大學的美術系都是現代美術的溫床。她去了比較中性的麻州州立大學,修習傳統油畫兼修陶瓷。面對美國五花八門的藝術世界,住在紐約這樣時代巨流的渦漩中,她茫然不知所措,發現只有拿起自己熟悉的毛筆才覺得踏實。 


在紐約,一方面重拾毛筆,一方面揣摩現代抽象的風潮,逐漸她自筆墨中找到自己了,逐漸她自構圖中看到現代了。她回國在凌雲畫廊開了一個展,得到一些掌聲,就回紐約繼續她的醞釀階段。


因此,我們看到回國定居的董陽孜,在春之藝廊的個展了。墨瀋淋漓的大字,抽象的構圖,自規規矩矩的顏家書法中演化出來,立刻使她成為臺北文化界的寵兄。她是現代書法沒有爭議的代表。


首先她脫離了傳統書法的格局,以繪畫的畫幅來替代。方形、長形為多。這時候,字跡仍然是傳統的,很容易辨認,也容易欣賞。記得當時還有不少小幅的隸書。這時候她的作品最大的特色是構圖的設計。在畫幅中安排著幾個大小不同的字,她會把重要的字寫得特別大。這已經很動人心魄了。


兩年前,看到她在「誠品」的展覽,才知道她的書法又有進境。所謂進境,是她在書法表現上更加有信心了,文字形象的運用更加成熟了,筆墨的掌握更加得心應手了。自我的觀點看,她的書法更向繪畫方面移動。其重要的特點是,她的字跡開始模糊了。大部分的作品都分不清楚有幾個字,若不看標籤,大多無法認出。字形已開始解體,完全走出傳統。


她當時的字,使我想起建築界所流行的「解構主義」。她有時會把字解體再組,散布在畫面上。而字仍然是字,筆墨仍然是筆墨,對書法的精神並無損傷。可是到了這一步,畫的比重已經大過書法了。在那次展覽中,她開始嘗試大膽的乾筆飛白。這是一種帶有動感與力感的筆法,在顏書中是少見的。這種新創的筆墨趣味,加上解體的字跡,她的字像幽靈一樣的跳躍在畫幅上,展現了抽象、神秘而生動的氣息。當你為這種躍動的點、線的美姿所惑時,閱讀解說牌上的文字,乃有豁然開朗之感。你對一幅字欣賞了兩次。第一次是繪畫,第二次是書法。


這一次,她要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近作,在展覽之前,約我看看作品,表示一點意見,發現幾十幅中,除了一個傳統的四條屏之外,我都認不出來了,須要她逐一讀出。很顯然的,她已經完全擺脫傳統文字的桎梏,像空間與造型探索了。她的心靈已經完全放鬆了。


我向來不習慣以畫幅來分析,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在這次的展品中舉幾個例子。


有一橫幅「仰之彌高」,遠看是一張生動的墨戲,一些黑點與粗細不等的彎曲的黑線,很有趣的布列在畫面上,頗像蚯蚓爬行的痕跡。她為了以大小黑點為表現的母題,就肢解了文字,把一個完全沒有點的「仰」字分解為三個大黑點,兩條彎曲的黑線。又把原來僅有一點的「高」字解構,把下面的口字改為兩個點,十幾劃的一個字,就變成三點、兩條線了。這就是中國字的奧秘。「彌」字的簡體本來就有兩點,「之」字本就有一點,這兩個字加起來,只剩四個點、三條線。為了畫面的設計,之字只有仰字的五分之一大,高字只有彌字的四分之一大。很有趣的是,當你認出這是「仰之彌高」四字的時候,忽然畫面上那些抽象的點線,都集合起來,形成有意義的符號,每一個彎曲都有了意義,點的長短大小都有一定的作用。這時候,你不能不點頭,這就是中國的書法!


另一橫幅,「彼一時此一時也」,是在表現書法中的頓挫之美。它沒有「仰之彌高」那麼瀟灑,而呈現出力感。「仰之彌高」是筆墨的自然流動,全幅沒有一個交叉點,在此,為了筆畫間的互相衝擊,故意增加了些交叉點,以顯示力道。作者好像以千鈞之筆,大力一擊,已盡全力,到了最後的也字,幾乎已不能完篇。與上幅不同的,在這裡,原可以寫為點的都寫成線了。此字與時字的點都不見了,只把一字改為點,以形成視覺的焦點。同樣的,一眼看去,畫面上是棍棒橫飛的感覺。一旦了解字意,這些筆畫都變得有意義了。


這樣的解釋,陽孜未必一定同意。但是抽象的表現要看觀賞者個人的體會。這是我的體會而已!

三、書法非書道

近十年前,當董陽孜的字在春之藝廊展覽的時候,就有一個年輕人問我,這樣的書法是不是學日本人的書道。不但是年輕的朋友有此疑問,書法界的老前輩王壯為先生在報上撰文推薦董陽孜的字,也提到觀看之下,有日本味道。我知道不把這個問題解決,是很難安心欣賞她的書法的。


誠然,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免費點思量。知道一點日本藝術及其戰後發展的人,都知道日本的現代書道,多少有類似的味道。我曾住過一家日本旅社,裡裡外外懸掛的就是以大筆書寫文字構成的水墨畫。日本的文人文化是來自中國的。接受了中國的書法,受到禪宗生活化的影響,他們的傳統書法承接了中國的行草,以短句小幅為特色。西風東漸,他們所遇到的時代衝擊比我們早,接受西洋的文化也比較早,在調適時代與傳統的轉變上,他們做得比較成功。一個世紀來,中國的讀書人到日本去取經者不少,日本對中國藝壇的影響是大家所熟知的。


在東西文化的交流中,日本代表東方,對西洋的現代藝術有些影響。大家熟知的浮世繪與梵谷高更的畫。其實影響遠過於此。包浩斯的創立者葛羅培氏,在晚年我見到他的時候,尚表示日本的傳統建築實在美好,可惜他們把它放棄了。何況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比較容易現代化。他們沒有對稱的觀念,沒有中國式的對聯與中堂等書法陳示的空間。他們的書法要求單一的、突出的、帶有禪味的一字、半句,構成筆畫粗細相間的畫面,早就形成傳統。因此很輕易的就接上西洋抽象藝術的潮流。


可是我直覺董陽孜並沒有受到日本的影響。她寫的是道地的中國字,形式上的類似是殊途同歸。我問她,她表示在過去不知有日本書道,近年來,才見到日本現代的「墨象」作品。


我何以這樣直覺的認定她沒有受日本的影響呢?


日本雖然接受的是中國書法,而且尊崇中國書法家之心十分誠懇。但是其民族性與中國人是完全不同的。最重要的分別是,日本人重哲思,好抽象的理論,有出世之傾向;中國人重感觸,愛現實之感受,基本上是入世的。中國人握筆在手,手筆交感,字跡就自然流瀉而出;字跡的表現力自然反映了人格,也反映了情操。但是日本人在筆墨之問總要一些道理,是超乎筆墨而存在的。因此,日本的各種藝術都要自內在的意義著手,而中國人的隨性所止的陶淵明精神是他們模仿不來的。日本的「墨象」,理論過於實際,抓不住中國人筆墨的精神。缺乏了手筆間的靈性的呼應,他們是在畫字,不是寫字。他們對中國字的神祕的符號價值的興趣,遠勝過其為優美字形的興趣。


董陽孜的書法是應時代的需要自中國的草書中發展出來的。我們分析其主要特點大約有下列數端。一、字體大小、粗 細不一。二、字跡行草也就是下筆快慢不一。三、墨色濃淡乾濕不一。這幾乎都是傳統書法中的特色。自漢代竹簡文字以來,這些特色就開始出現,到唐代的狂草之後,名家草書幾乎不符合上面的條件。至於不同字體的混用,是自八分書始,我原不知唐代有過突破性的發展。陽孜告訴我,她有一帖為顏真卿的「裴將軍詩」,幾乎從不離身。我向她要了幾張複印本,才知道伊秉綬的註冊商標,楷書行書的巧妙結合,是來自這 裡!楷、行、草組成的大字畫面,有十成的現代感,有絕對的震撼力!陽孜的行草混用,不過是「裴將軍詩」的一部份內容而已,這本帖是黑底白字,已看不出墨色,但可以自飛白中想像其墨色乾濕的運用。

四、董陽孜書法的時代性

那麼董陽孜的字的時代性又如何呢?

她在保持書法的特色,即文意與形式並重之外,努力突破傳統的限制,主要是進一步的突出中國書法的特色,增加了甚多的設計的成份。


我們知道中國書法是致用的工具。成名的書法家大多成竹在胸,一揮而就,所以名家流傳下來的作品,水準並不整齊。可是國人很少以此責怪他們,因為書法被視為一種工具,並不是需要苦心經營的藝術。事實上,一切依成法行事,也沒有多少經營的空問。字跡的優劣也許受當時心情與環境的影嚮而已!


董陽孜是以繪畫的觀念來寫字的,所以她的作品都是努力經營的結果。她的每一幅都曾在胸中醞釀很久,一旦提筆,迅速完成,但極少能一揮而就,寫了十次八次才完成是常事。這當然是她力求完美的態度有以致之,但是真正的原因,是她對書法的看法早已融入很多現代藝術的觀念。 


在談論她的作品的時候,常聽她說,某一輻一直寫不成功,直到最近才寫出來;某一幅構思很多,不敢下筆,試寫二、三次即已完成等,可知她的作品離閉傳統甚遠了。她使用抽象的語言,在每一畫幅裡,述說一個特定的情境。這個情境是自她慎選的文句所啟發出來的。

這就是她的書法越來越不容易辨認的原因。


自時代的意義看,古人的書法是自文人的書房中產生的,對古代的文人而言,書法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自毛筆、紙張發明以來,他們就生活在詩文、書法之中,他們互相欣賞,形成一種高雅的內在標準,代代流傳下來。多年來,時代雖有變遷,卻是一脈相承的。可是今天的中國人,生活方式徹底的改變了。我們已經把書房拋棄了,走到實驗室去,成為有國際觀的知識份子。讀書不再是特權,傳統文人消失了。這時候如果仍在書房中生產古人所習慣的書法,供少數人消遣可以,修養心性已成問題,要成為反映時代精神的藝術,是絕不可能的。


我們今天都不用毛筆寫字了,今天的知識份子也許是博士,也許是教授,多半寫不出像樣的字來。他們慢慢連原子筆都不用了,改用電腦打字。試想在一個完全把毛筆排除於生活之外的新時代,書法如何自古董堆裡爬出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離開了生活,傳統書法藝術的細緻處就不再為大家所瞭解了。在今天的社會上,書法只有在兩種況下存在。其一,具有策勵意味的古人之言,掛在辦公室裡,作為一種有意義的裝飾。其二,把它當作繪畫,掛在有現代意識的,中產市民的客廳裡,增進家庭的文化氣質。


董陽孜所走的正是一條新知識份子的路線。她的書法不是產生於傳統的書房,是一間畫室。她選的尺寸是中產階級的客廳裡可以懸掛的尺寸。她所選的字句雖不是通俗的策勵文字,大多提供了沈思的天地,可以滿足新一代知識份子的精神需要。她的墨跡瀟灑活潑,雅俗共賞,懂得的人賞她的書法造詣,不懂的人賞她的構圖。這些都是今天時代的烙印。


近年來她的作品在尺寸上越來越大了,固然是她在表現上的自我要求越來越高,其實臺灣的中產階級在居住環境上的改善有重大的影響。臺灣的客廳增大了許多,牆壁的面積可以容納更大的畫幅了。


踩著時代的腳步,承續了上千年的傳統,董陽孜在書法上的獨特地位,在未來的藝術史上應該留下一筆的。然而不可諱言的,書法與中國傳統的關係太密不可分了。當中國人拋棄傳統的時候,常視傳統為罪惡,而一旦要找回傳統,就要嚴守傳統的分寸,而排斥創新。這是很令人悲哀的現象。


我很悲觀的是,環顧臺灣的書法界,有很多年輕有潛力的書法家,也有現代書法家的組織,有支持書法現代化的理論,但在畫廊裡卻看不到真正的現代書法。這說明在骨子裡,我們是非常傳統的。


這幾年來,書法有再度活潑的跡象,並不是書法的再度生活化,而是書法藝術的再發現,帶動書法新生命的是收藏風氣的恢復。事業成功的年輕人加入收藏書畫的行列,對書法的鑑賞下了不少功夫。幾百年來在書法上的豐富寶藏,成為他們發掘的對象,這個天地太廣大了,他們對創新完全沒有興趣。這一事實再度證明了一個古老的文明給予後代子孫的沈重負擔。這是我對具有創新力的藝術家特別尊重的原因。


在藝壇上已奠定成功基礎的董陽孜,背負著傳統的重擔,要走向何方?要繼續她孤寂的創新之旅?還是回到傳統?這不是她個人的問題,而是在創造歷史的中國人共同要面對的問題。回顧過去幾十年書法的天地,董陽孜單槍匹馬填滿了現代書法的空白。這一事實及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容我們否認的。她創造了這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