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搜尋內容

無相關資訊
WORKS
WORKS

董陽孜再玩書法

金玉良言董陽孜作品展金玉良言董陽孜作品展

123545

123545

123545

123545

CROSSOVER
CROSSOVER

123545

123545

123545

ARTICLE
ARTICLE

123545

123545

NEWS
NEWS

123545

123545

123545

123545

123545

一點一劃皆天籟——談董陽孜書寫下的有形之樂

發表時間
2011.11.11
文章出處
聯合報

文|石守謙


書法藝術與音樂

數年前在台南藝術大學的大廳堂中,看到董陽孜所寫的〈鶴鳴於九皐聲聞于天〉時,第一次「聽到」了書法藝術裡的聲音。那是一件巨大的作品,高懸在大堂的正上方,俯視著在大堂空間中穿梭而過的南藝師生。充滿動感的筆墨流轉,真的像是舞鶴的清鳴,脫離書屏,迴盪在空氣之中。歷史上常有人以音樂說書法,限於自己的悟力,總是不得要領,以為不過是文人用作比喻的修辭罷了;等看到董陽孜的那件作品,方才開始對書法與音樂的關係有一些體會。


書法藝術來自於對文字的書寫。然而,它要被視為一種「藝術」的話,很多時候就會想要先切斷與文字的關係。二十世紀時若干受現代主義洗禮的書家就作過這樣的嘗試,刻意選擇沒有完整文意的字/句為書寫的對象,或甚至自造沒人認識的「新」字,而聚焦於點、劃運動與組織的美感。或許有人會覺得那種作法離經叛道,脫離了書法的本質,但是,如果想想他們急欲解除書法來自於實用性的束縛,追求其「純粹」藝術性的心情,那些努力也值得體會、欣賞。其實,他們的「現代」性實驗也有古老傳統的根源。唐代的張懷瓘不也曾經說過:「深識書者, 惟觀神釆,不見字形」? 張懷瓘所說的「神釆」,用現在的理論說法就是「藝術性」。如此跳脫文字的束縛而論書法,在當時來看,不能不謂之「前衛」。而書法至唐代之大盛,提昇到我們今日所說的「藝術」層次,亦是此說之所以出現的合理脈絡。


不過,「不見字形」畢竟只是消極的第一步解放,具有藝術性的「神釆」終究還需要一個具體的目標,以及實踐的方案。傳統書論文字喜用比喻手法說理,神釆就是用人的容貌行止作比喻,看來模糊而不易分析,但保留了一種觸類旁通的引申空間,卻是優點所在。神釆因此可以不拘泥於人,而連結到多種非具象的表現之上。音樂也是其中之一。人們在書寫的過程裡便因為被其中的輕重、疾遲、變化、呼應所吸引,即感到某種節奏與韻律,覺得可與音樂相通。音樂性自此就成了書法美學中大家最關注的議題之一。然而,光靠音樂性的美學特質認知卻無法指導書法的藝術性創作。如何將書法與音樂的比喻轉化、落實成具形象的作品,仍然有賴書家各自的感悟與執行。

董陽孜的「不見字形」

董陽孜的書法藝術創作一直沒有忘記其中音樂性的問題。她的作品基本上雖以回歸文字書寫的本質為主,強化著人文意涵的訊息表達,但她在當代感十足的書寫形式呈現中,仍然隨時隱含著對音樂性的關懷。二○○七年的書作展出,董陽孜自己以「心弦」總結她的當代書寫,就直接借用了音樂作譬喻。二○一一年六月,在一個紀念屈原的跨界表演中,董陽孜也以〈追魂〉一作為引,聚合了詩歌朗誦、爵士音樂,嘗試為書法藝術賦予聲音的共鳴。「跨界」可以視為藝術「當代性」中與「解構」呼應的一體兩面,都從質疑藝術類型的原本界限出發,尋求更自由的表現可能性。書法的音樂性既有傳統美學的根源,現在則藉著跨界的創作互動,積極地追求足堪匹配的聲音形質,並試圖以之定義它在當代中的一種新位置。讓音樂的比喻轉化成有聲的形質,這個發展歷程因此可以說是瞭解董陽孜此次「無聲的樂章」之所以作的背景。


或許在跨界的合作中,董陽孜也從詩歌的朗誦與爵士的即興中得到一些靈感,然而,無論如何,「無聲的樂章」最原始的起點還是得回到古典書論中的「不見字形」。原來,「不見字形」意在驅使欣賞的注意力自文字形象的框架中移出,字形仍在,只是刻意視而不見而已。董陽孜的「不見字形」則就文字的形體進行了徹底的分解,正面地挑戰了字形是否必要的問題。她所謂的「樂章」雖由一百張的書寫作品構成,但是,無論那一張書寫都讓人讀不到字,紙面上存在的實是「寫字」下的片斷過程,是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點劃」、「使轉」形象之組合而已。「點劃」與「使轉」二者可以說是以書寫動作觀照書法而得的基本結構元素, 前者是字形的最根本, 有形而實,後者則是成字成章的運動,無形而虛,兩者相輔相成,而得以為書法作形質、情性上的各種表現,古時書論常以之解析各種畫體風格表現的特質,也很適合用來討論董陽孜切割保留下來之書寫過程的片斷。


在她的這些紙上,「無字」之「形」的點劃首先引導著觀者去凝視完全獨立於字形之外的筆墨,去發現筆觸的各種重量、形狀, 以及墨水的各種濃度、濕度和它滲入紙中纖維的速度。字形結構在碎裂之後,似乎反而給了一點一劃自我表現的機會。可是,紙上所見的並非只是點劃,還有組合它們的使轉運動,正如一般的草書那樣。不過,一般的草書講究一氣呵成,董陽孜這裡的百紙書寫卻故意反其道而行,徹底破壞了運動的連貫,各紙上的使轉也只是從某個整體切割下來的片斷,從紙面的各個部位,往不同方向,作種種疾遲有別的運行。紙與紙間雖然形成一些群組,然而,組內各紙間也不再追求使轉的連貫感。在這百紙書寫中,不僅不見字形,永遠在追求某種完整性的章法氣勢亦不復存在,使轉本身被獨立出來,其變化的豐富可能性也成為觀者凝視的新目標。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聲的樂章」雖是百張書作所組合成的一大系列作品,它的創作原點卻要回到單一書紙上的不見字形,而點劃與使轉本身的獨立自主則正是所有表現的核心價值。

天籟—書寫即音樂

當書寫回歸到點劃與使轉的原點,書法藝術中便浮現了向音樂轉化的可能性。點劃與使轉本身的輕重、快慢與連續運動的變化,不僅僅讓人感到節奏與韻律,也在紙面上形成筆墨與空白之間的虛實關係。相對於筆墨而言,空白其實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是這個虛實關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音樂中的節奏與韻律也是一種聲音之虛實關係的變化處理。透過如此空白與筆墨的同時操作,其虛實變化便跨入了音樂的領域。點劃因為空白的協調,成了各具質感的聲音,使轉由於空白的參預,成了變化多端的曲調。紙面上的筆迹墨痕在常人的書寫中只是呈現字形的手段,不論多麼講究,總還要受到造字結構的約束;點劃所構成的間架,不論多麼以使轉來營造動勢的變化,永遠都要回頭照顧篇章整體的和諧。在那個過程中,有形體的筆墨實是主導,空白則只是裝飾。那裡頭也有如音樂的聲音表現,但似乎總掙脫不開文字造型規律的規範,不是整個書法藝術中擔綱演出的主角。一旦將書寫引回點劃與使轉的原點,重新聚焦在筆墨與空白的虛實平衡之上,書寫下的聲音也從過去的音樂規範中解放出來,得到了自由。


董陽孜書寫下所生的自由之樂,如果以不拘守規範為意,又要歸向何處?現行音樂類型之中有爵士樂,最為講求自由即興,卻也非全無規範,似不十分適合用來比擬董陽孜的追求。當她講「無聲的樂章」時,倒令人不禁想起六朝時竹林七賢中嵇康所曾標舉的「無聲之樂」。嵇康的「無聲之樂」並非真實的音樂,而是一種歸之於心的音樂本體,其存在來自於人對滋生萬物之天地自然的感悟體驗。如此將音樂視為天地自有之存在,其實與文字起源之說頗為類似。在神話傳說中,文字起自黃帝時倉頡之觀天象,音樂亦始於黃帝命伶倫「聽鳳凰之鳴, 以製十二律」,兩者都直接訴諸於天地所自有的奧秘而豐富的本源。嵇康的「無聲」因此是超越了聲音/音樂的層次,直指「天籟」的本體。董陽孜書寫下「樂章」所追求的自由、自在,正與此同調。

「無聲之樂」與「有形之樂」

董陽孜書寫下的「無聲之樂」無意於比附任何流派的音樂創作,而在回歸天地自然之根本虛實關係的行為中,讓筆墨與空白的表現作主角,獨立地作節奏與韻律的演出。在偌大的展覽空間中,一紙紙虛實的表演,或長或短的組列,都在邀請觀者變成聽眾,共同體悟可與天籟相通的心弦樂音。此時的展間轉化成一大空白,迴盪著紙上點劃與使轉的實體形象;樂音雖無聲,音響卻在各處揚起。


在解除文字形體與意涵的同時,書法的定義已不再是必須面對的沈重問題。我們或可不必質疑董陽孜對發展書法藝術的使命感,而試圖在這向音樂的跨界中,體會她於筆墨與空白變化中所傳達的嬉遊之樂。如此嬉遊,是她在點劃使轉中的純粹愉悅。觀/聽眾從起首的沈重、緊密節奏,到收尾的迴旋、餘音繞樑中,不僅聽到她的無聲樂章,也看見她書寫下的嬉遊,並感到這嬉遊下的「有形之樂」。